纯粹的士大夫是怎样炼成的

来源:本站| 作者:王皓淼| 浏览量:49814 [收藏]

状元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,但是很多状元的故事却鲜为人知。继《大明状元》和《大清状元》之后,齐鲁书社近日又出版了新书《大宋状元》。这本书以两宋历科状元为主,兼顾与历科状元同榜的著名文人,拟用生动、幽默、通俗的写法,给广大读者展示宋代状元们各色的人生故事,为100多位状元撰写了富有趣味的文章。

科举制草创于隋唐科举,定型于两宋,完善于明清。因此,相比《大明状元》《大清状元》以及正在创作的《大唐状元》来说,《大宋状元》有两大优势。首先,隋唐草创科举、明清科举制完善,因而《大明状元》《大清状元》以及《大唐状元》基本上是讲述人物的故事,唯有《大宋状元》才能在讲述人物事迹的同时,还能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本身,甚至中国的文化传承。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:宋代处于科举制度定型的一个阶段,有众多“宰执榜”“龙虎榜”“连中三元”这样的佳话,再加上宋代不杀士大夫的祖训,因而两宋时期的文化事业高度发达。虽然对这一现象的解答经常被写成学术专著,但如果可以写成大众读物又何乐而不为呢?于是《大宋状元》这本书肩负的重任,不仅是普及历史文化,还有传承中华文明。

第二,草创科举时期的状元事迹多少会具备偶然因素,成熟的科举制度之下状元事迹容易“众人一面”,唯有在宋代——这个走向定型的科举时代才会涌现出各色人才,他们大多都是纯粹的士大夫。在这里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,是宋仁宗时期的状元们和他们的同榜。套用班固评论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的话“汉之得人,于兹为盛”,我们不妨说“宋之得人,仁宗为盛”:身为状元并且文坛知名的,有宋庠(原名宋郊)、文献学家王尧臣、王拱辰;连中三元的除了宋庠,还有杨寘、王岩叟、冯京——须知,中国科举历史上只有不到20人“连中三元”;有些人是阴差阳错,本来王安石才是考官们推荐的状元人选,却因为自己偶然出现的词语疏忽成就了杨寘的“三元”梦;有些状元是书香门第,仁宗年间最典型的就是宋庠——叔父宋准在51年前就中了状元,其弟宋祁是同榜第十名,写出了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;有的是状元出名一时、同榜流芳千古,比如章衡的同榜中有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和程颢,许将的同榜有沈括。

当然,在出版了《大明状元》和《大清状元》之后,也有人对是否应该继续出版唐、宋状元提出了异议。在这些人看来,现在编辑出版状元的小传,也许会强化中学生的应试性。我认为现在出版《大宋状元》至少有两条必要性:其一,让现在的孩子们看看宋代的科举考试都出了多少人才——三任宰相的吕蒙正、丹心汗青的文天祥,这些杰出人物都是科场高手,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书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先贤;其二,现在市场上的同质、同类图书,大多笔调严肃,史料性、科学性较强,而生动性、可读性不足,如车吉心主编的《中国状元全传》、萧源锦的《状元史话》、周腊生的《宋代状元奇谈·宋代状元谱》,而《大宋状元》则以趣味性见长。

在审稿期间,我为了突出标题人物,曾提出建议:把书中16位事迹篇幅短小甚至只是存目的状元单独开列出来,其中詹骙的事迹和王昂那一科的趣事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了保留,另14位状元也是把有户籍和官职的都保留了下来;又把张镇孙小传的最后两段品评大宋王朝的内容单独抽出来,与之前的詹骙等人的事迹合起来形成一篇“补记”,让这个部分起到“合传”+“后记”的双重作用。但是后来想了想,作者的做法更可取:这毕竟是一本大众读物,而广大读者毕竟习惯于依照年代先后叙事了。

不多说了。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,穿过那100多场科举考试的长廊,去看看纯粹的士大夫是如何炼成的吧。

卡卡截图_2017-03-09 10_44_08.327_看图王      齐鲁书社,齐鲁书社新书,齐鲁出版

   作    者:王离京

        责任编辑:孔  帅

        出版单位:齐鲁书社

        版    次:2017.3第1版

        定    价:38.00元

        ISBN:978-7-5333-3739-1

 

图书推荐

App导航

关注我们

联系我们

总编室电话/0531-82098512

办公室电话/0531-82098520

地址

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

Designed and built with all the love by 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.版权所有(C)2015-2030盗版必究.鲁ICP备09077670号-1
欢迎关注我社微信 关闭
微信公众账号:
qilushushe